于是,人们再一次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天然气上游垄断供应商中石油和中石化,认为这是垄断造成的问题;而垄断者却在叫苦,称按照公司的生产供应能力,现在的“气荒”,不是它们能够解决的。
中国天然气最大的供应商中石油对外称,11月以来公司大部分输气管道的日均输量达到设计最大输量,管网处于满负荷运行,公司将日加工量从1.69亿立方米提高至1.89亿立方米。每天向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及“两湖”地区输送天然气1.2亿立方米,创下每日供气近两亿立方米的新高。中石化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其发言人甚至称:“开采天然气不是生产自来水,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平心而论,两大巨头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中国天然气需求日益增长,这是事实。如果说在常态情况下,国内供应商能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天气条件突然变化,导致短期内需求迅速增长的情形下,鉴于天然气开采和供应的特点,供应一时跟不上需求,不难理解。尤其是在天然气储备机制缺乏的背景下,可以说,这种“气荒”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所幸,天然气还不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要类型,否则当前的情形会更为糟糕。数据显示,2008年天然气占中国当年消耗的全部能源比例只有3.40%。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业务板块之中,天然气业务也不是主要利润。如2009年中石油中报就显示,天然气业务利润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5%,为98.67亿元。但这只是主业勘探和生产376.40亿元的零头多一点(而这个主业同比下降71.3%)。
不过,这场“气荒”,还是暴露出天然气供应格局中的一些问题。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的供应能力,远未达到令人放心的程度。近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达15.2%,远超世界4%的平均增长幅度。这样的增速也在挑战两大巨头的供应能力。
可以发现,从生产到输送,中石油和中石化几乎完全垄断了天然气市场。中国石油(14.14,0.11,0.78%)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420.40亿立方米,而据中报中石油产量为290亿立方米,中石化为41亿立方米,二者相加全国产量近80%为其所有。
中国天然气分布极不均衡,市场需求大的东部地区没有天然气,天然气资源绝大多数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地下。但为改变旧有的能源格局(主要是从根本上改变煤炭为能源最大消费的格局),以天然气为价格低廉的清洁能源代表,近年来借助举国之力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当下的“气荒”,令人担忧,尤其是在未来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供应商无论是从商业利益角度,还是从社会责任角度,都理当未雨绸缪。
首先,垄断供应商须考虑到当今气候条件的无常,应准备的应对方案,而不是在“气荒”出现之后,以供应能力不足为理由,一推了之;其次,此次“气荒”暴露出相应储备机制的缺乏,也需要建立和健全,单靠天然气调峰,难以解决问题。若没有像样的储备机制,“气荒”必然还将不断出现。
“气荒”发生之后,许多城市采取了紧急措施。其主要原则,大多为民用优先,选择限制工业用气。这个原则是没错的,但要考虑到限制工业用气对相关企业的影响,这实在是无奈之举,也仅是应急之举。在天然气供应能力和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匹配之时,需要增加天然气的进口,以解供需矛盾。目前国内天然气销售价格和国际市场相比,增加进口大有潜力。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中最便宜的,适合大力发展,这自然是努力方向。但与此同时,本着理顺价格体系的目标,本着节约、合理用气的原则,稳步推行天然气价格改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天然气价格改革,很有可能导致价格上涨,故此改革要推进,过程要慎重。贸然或粗糙地推进,恐难达到目标,反而增加民众的负担。